用,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执教风格、方法和足球理念。他总是在不断地看见,听见,然后思索着。
大家都是人,都是同龄人,为什么差异就那么大呢?他还在中国的时候,也遇见了不少很有天分的同龄人。大连是一个足球气氛很好的城市,可是其他地方呢?难只有大连才有天才?可为什么只有大连的球员成功的多?仅仅是他们运气不好吗?没有
生在大连?
一个球员,从少年时代到成长为巨星,这期间,能遇上优秀的教练确实很重要。但优秀的教练毕竟也只能是少数的,救不了大多数。南斯拉夫不缺好苗,也不缺好教练,但他们缺乏一个稳定的环境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。
这十年间,他也曾回国几次,看望父母,拜访老朋友们。虽然中国足球的环境已经起了变化,建立起了自己的职业联赛,职业队也一步步走向规范化。但青少年足球的现状仍然令人担忧,改年龄问题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,想当年风光无限,寄托国人无数希望的健力宝足球队从巴西学成归来后,却被中国足球的环境打得七零八落,一朵曾经无比灿烂的鲜花在风雨中凋零。在中国,再多的好苗、好教练没有用,他们不
有发言权,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。他们不缺安定的生活环境,缺的是完善的足球
制,和规范的足球
系,缺的是那种在欧洲和南
足球已成为生活一
分的文化。
中国足球落后世界不是某些人说的一场平局,或者是黑三分钟,或者是别人的算计,更不是三场世界杯赛失九球,无
球,无一分的尴尬成绩。落后的是一百年,是从
制,到规范,再到文化环境的全面落后。那落差就好像是从青藏
原一
直接跌落
四川盆地,很令人难以接受,但却是事实。
当他越接近那些幕,就越是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失去信心,他甚至有些怀疑一个优秀的教练的作用,怀疑自己当初选择的这条路到底对不对。他想
一个教练,一个优秀的教练,但在国
那种环境
,他
本发挥不
来。你不打假球,就会被围攻算计;你不改年龄,就会被认为是异类;你辛辛苦苦调教
来的球队却被一群改了年龄的“大人”击败,这种打击对于那些满怀希望的孩
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?当全世界都是疯
的时候,你若非要保持正常,就是真正的疯
。这已经不是足球本
的问题了,是整个社会,整个大环境的问题。而这些,邱素辉一个小小的教练是无能为力。他真怕自己回国后,也会变成彼得维奇那样,把一句:“又一个夭折的……”成天挂在嘴边,那样的话,对他,对中国足球都是世界末日。
如果他留在阿贾克斯,或者任何一家欧洲球会,十年之后,他都能成为名满天的著名教练,名誉、金钱要什么有什么。但也许是
心的惯
吧,一方面他怀疑自己的决定,另一方面他却像一个苦行僧一样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,苦苦寻觅着也许永远都找不到的答案。十年后,走了一圈的他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荷兰,这个当初他义无反顾上路的起
。十年过去了,除了越来越多的问号,和明知可能却不可为的无奈,他仍然一无所有。
他几乎已经要放弃了,他刚刚接到了巴罗那(fcbara)俱乐
的邀请,范加尔在那里再次
主诺坎普(ou),也再次向这个昔日的弟
兼助手发
了邀请。来自巴
罗那的邀请对任何人都是极富诱惑力的,邱素辉也要认真考虑考虑自己以后的发展了。
就在这个时候,上帝让他看见了那场埃因霍温(psv)与沃达姆的比赛。看到了张俊和杨攀,也看到了昔日自己的影
。于是,他仿佛一夜间找回了方向和目的,他再次婉拒了范加尔的邀请,来到了沃
达姆。那
觉就好像他在西藏看见的朝圣者一样,那些虔诚的朝圣者们一步一拜的终于来到心中的圣地时,心
定像他当时那样激动。
虽然路途遥远,风雨依旧,但邱素辉已经虔诚的一步迈去,并跪拜了
去。因为他找到了心中的圣山,即使累死也要累死在去圣山的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