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长安
散朝后,女帝称病半月未开朝,就是把问题抛给了群臣,让他们决断。
若是同意,女帝乐见,若是不同意,女帝不必chu钱。
但在女帝角度上,从长远看,她更倾向于给母亲设庙号,自己的正统被承认了,帝位才坐的安稳。
对于建宗庙这件事,苏云淮没有反对的理由。只是当女帝把庙号的事qing提chu时,苏云淮犹豫了。
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先女帝在当时并不能称之为贤明之帝,冒然给先女帝设庙号,挨骂的是朝中他们这些通过的大臣,朝中人也好民间也好,舆论压人。
但是他们也并不能断然拒绝反对,拒掉给先女帝设庙号也等于把建宗庙这件事给否了。女帝现在不chu面,这件事决策权基本落在苏云淮手里,苏云淮若是jian持不上庙号,反落个贼臣不忠之名,换言之,女帝奉孝于先女帝,当属孝义之人,丞相否决,便是不允女帝尽孝,不免天xia共责之。
苏云淮几次想要求见女帝,都无疾而终。
苏云淮拉着几个大臣左右商量了几回,终于定xia来。
上先女帝襄平帝谥号。
谥号和庙号虽不同,但谥号同样也是承认正统的证明。这样一来,避开了有争议的庙号,上了合适的谥号,意思也是一样的,承认了先女帝的功绩和地位。
封先女帝谥号诏书颁布后,几个王侯的奏疏又雪花般飞来。
这次该女帝xia决断了。
不久后,朝堂上,中常侍宣读女帝诏书。
各王侯孝心有嘉,令朕gan动,先女帝九泉之xia亦得欣wei,只是如今国nei天灾人祸不平,各设宗庙实在劳民伤财,先女帝若是知晓亦不会安稳。念各王侯孝悌忠信,各赐三千万五铢钱,增加封邑五十hu。朕gan怀先帝,将在先帝母家鱼都设宗庙以怀。
陆玉在堂xia听着,几乎要拍手称快了。
女帝这一套连招xia来,借由王侯建宗庙将自己地位正统化,又怀柔拒绝大动国库的建设,给一些不痛不yang的封赏,也算是让两方都xia了台。
诏书令读完,堂xia大臣们一时无言。
“陛xia圣明。”仲zi尧手持笏板,chu列一步。
他将奏疏捧于手上,中常侍xia堂取过竹书,呈于女帝案上。
“臣请求,消减藩王封地,收回郡城,归属中央。”
此言一chu,诸臣皆震。
陆玉在一旁亦是一瞬惊愕,心里狠狠一沉。
“臣听闻汝阳王、羊疴王、桂阳王所辖地区富庶,早在几年前就免除了百姓的农业税赋,煮盐炼铁,开铜铸钱,三王中心郡之间通商,其xia百姓乐居。这几年也收留了不少附近历灾的百姓。财力人力俱全的qing况xia还要求朝廷拨款建庙,可见心之贪婪。若真有贤心,可上书报备建庙,何须伸手问朝廷要款项?臣以为,今之一众索要财款王侯心怀不轨,若是联合壮大,恐不利于长安。”
“不若消减封地,分散势力,由朝中把控,更为妥当。”
诸臣垂首,开始窃窃私语。
这步zi迈的实在是太大。一众臣xia无人发言。
苏云淮dao,“nei史是否思之过虑了?”
仲zi尧不认可,“杜渐防萌,慎之于始。今索千金,明索万金,以孝dao之名拢财,不可不惕。”
朝中大臣并非全buchu自长安,也有很多从地方上招来ru朝致仕,未ru长安前当地王侯对其有提ba之恩,也有守旧派。
有臣言,“陛xia,依臣看不可。先祖自建朝便封xia的诸侯们世袭,如今平白消减封地,怕是会引起众怒。”
“是啊陛xia,如今各国间平稳,若是这样zuo,等于颠覆旧制……”
诸臣间众说纷纭。
女帝gao坐堂上,摆手,“行了。”
大家静xia来。“依朕看,nei史所言甚是。消减的诏令,朕这两天会即刻发布。”
大臣们更为震惊。
女帝不仅同意了,还ma上就要实施。一时间jin言者纷多,朝堂上发言的人话叠话,说不清楚。
“不必多言,朕意已决。xia朝吧。”
回府路上,女帝贴shen侍从官叫住陆玉。
“陆郡王,且留步。”
陆玉转shen,“使君。”
侍从官将女帝遣陆玉回鱼都的诏书呈上。
“陛xia决定将先帝宗庙建于鱼都,可见对郡王信任。”
“使君过誉了。”
侍从官躬shen,“建庙银会先行于鱼都,到时需郡王提前和鱼都县令打好招呼。银款不可chu问题,劳郡王多加督行。”
陆玉郑重diantou,“一定。”
朝会后,女帝直接封了大臣们jin言的kou,但挡不住一车一车的奏疏竹简运ru建章gong,都是劝女帝三思的。女帝撂在一旁,一封未看。
三日后,女帝诏令